朱立伦聊北大往事:最愿和学生在宿舍吃饭(图)
昨日,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与北大师生交流。
5月4日是青年节,也是北大校庆日。当日,在大陆参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来到北大,与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举行了会谈,并与师生们一起座谈。不打领带轻装上阵,朱立伦畅聊与北大20年前的渊源。
朱善璐称“希望您能继续在北大任教”
下午2时50分,朱立伦在朱善璐等人的陪同下走进英杰交流中心。“欢迎朱老师回北大。”朱善璐表示,欢迎朱立伦首次以国民党主席的身份访问北大,“1995年,您作为北大客座教授,对本科生教授了一个学期的财会专业必修课,这是您和北大割不断的经历……您第二次来北大是参加百年校庆。作为曾在北大教书的先生,您再次回到北大,我们希望您能继续在北大任教。”朱善璐语毕,台下顿时响起一片笑声。
朱立伦高兴地说:“进到北大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北大校风是最民主的校风,我自己所毕业的台大深受北大影响,最受台大学生尊敬的傅斯年校长曾担任北大代理校长。”
说到北大生活,朱立伦至今还记得去同事家包水饺,“那是曹教授家,他饺子包得很好,曹老师今天会来吗?”当得知曹老师会参加一会儿的座谈会时,朱立伦风趣地说,我还会问他会不会包水饺。
整个会谈大约持续了20多分钟,说到激动处,朱立伦常常发出爽朗的笑声。
“一日北大人终身北大人”引来全场掌声
之后,在光华管理学院举行的座谈会上,朱立伦与老朋友们相谈甚欢,一些与他在北大共事的老师以及学生甚至从外地赶来。
朱立伦落座前先绕会场与师生们握手,他说,“回到光华管理学院与老朋友相会,也见到新朋友。我常讲这样一句话,一日台大人终身台大人,这句话同样用于北大,一日北大人终身北大人。”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朱立伦说,大家还是称他朱老师比较亲切,回到北大校园,让他的很多记忆都回到了1995年和1998年,“上一次来北京是庆祝光华管理学院新楼落成,一晃17年,我相信未来我们会是世界最顶尖的管理学院。”
接下来,朱立伦与师生代表唠家常话往事,还谈及如何应对世界经济挑战,如何达到经济发展后全民共享的目标,并回答了两岸学生代表提出的、有关青年人未来的问题。
朱立伦说,“我们这一代需要为下一代努力,不仅自己的明天要更好,更希望下一代的明天会更好。下一代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下走出去,走向全世界,机会不一定只在自己家,机会在全世界,大家可以自己去闯。”
座谈会结束后,朱立伦与师生代表合影留念,他说,欢迎每一位与他合影。
我常讲这样一句话,一日台大人终身台大人。这句话同样用于北大,一日北大人终身北大人。
—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
他们眼中的朱老师
同事:“邻家兄弟成大人物了”
“今天的心情有点儿像欢迎老朋友回家,当初听到朱老师成为朱主席时,感觉很惊奇,就像当年陪你一起聊天喝茶的邻家兄弟,忽然成为大人物了。”曾经是朱立伦任教班级班主任的黄慧馨说。
“朱老师给94级学生上课时很平易近人,像亲人一样。”黄慧馨说,在微信群上和同学们聊起来时,他们反应很热烈,大家说了很多朱老师当年上课的细节和段子。很多学生说,朱老师特帅、讲课特好、又很幽默,他们都觉得听朱老师的课很光荣,“我希望朱主席再回光华当朱老师”。
学生:出彩的段子手和高大帅老师
“知道您来的消息,我们的微信群炸锅了。您是高大帅、幽默、有学识和人文关怀的老师,是出彩的段子手,用幽默的语言赋予了会计这门有些枯燥的学科很多新含义。”94级学生马越谈起当年的经历滔滔不绝。
在马越的印象中,朱老师还很爱护学生,“那时我们缺油水,好多人很瘦,吃小炒都不容易。朱老师就带我们去校外打牙祭,我第一次吃必胜客就是与朱老师和他太太一起去的。”对于学生的高度评价,朱立伦自嘲:“我算是幽默,高大帅可算不上,我太太提醒我照照镜子就知道了。”
朱老师的北大往事
课上
“我的课堂自由进出”
20年前,朱立伦曾在北大教财会必修课。如今,他仍是台大老师。他觉得,在学校里被称为“老师”是最光荣的事情。
讲起1995年上课的经历,他说:“那个秋天来到北大校园,那时是很旧的一栋楼,上课前我心里想也就三五十个学生,但一进教室吓一跳,大概有一两百人,同学们很热情很认真。我来之前就有人告诉我,北大同学上课前会把课本读过3次到5次。”讲到这里,现场又是一片笑声。
朱老师还忆苦思甜:“我可以体会到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同学们求学的辛苦,当时我们用的教科书有很多是用过的,一代一代传下去。我都提醒同学不要在课本上画太多,因为还要传下去”。
马越回忆,当时朱老师讲存货记账法,英文简称FIFO(first in first out),但朱立伦的版本是free in free out(意指课堂自由进出),这是北大精神很好的写照,“我们需要老师用魅力真知征服我们,而不是用本本记录谁出勤了。您一上课就大气地说我的课堂就是FIFO,以至于您的课总是爆满,就是在这种互动交流中,您教给了我们会计基础课程。”
朱善璐在会谈中说:“我听到很多您的故事,第一是您教课态度严谨认真,板书也认真,还是繁体字;第二是您在课堂上的民主作风,师生对您这种教学相长的理念印象很好。”
课下
请学生打牙祭 买手表学生杀价
课下,朱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他常和学生一起吃饭,还常请客,“我还记得每次吃饭是一块钱,拿个钢杯,有馒头和一道菜。”朱立伦说,他当时住在勺园,可以在那里吃饭,但他还是最愿意和同学们去宿舍吃饭,“可以拿一个钢杯打饭。”讲到这里,他用手比划着钢杯的样子。
朱立伦还会请学生们打牙祭,他说:“那时有个韩国豆腐锅,我们有时还和学生在勺园摆一桌,那时多少钱一桌?120元人民币。”
不仅如此,朱立伦还在学生们的“带领下”享受着北京的生活,甚至有点“老北京”的味道。讲起对北京的回忆,朱立伦感慨道:“20年前来到北京教课,整个周边环境都和今天再来有天壤之别,我印象中的中关村就是老校门走出去后的一些书店,我那时常常和同学们去逛书店。”
周末或假日时,同学们还会做导游带朱立伦骑车游北京,“第一次去清华、圆明园、颐和园,都是同学们带去我去的。我们骑车到长安街,以前长安街都是脚踏车,我和同学们骑到箭楼,同学们还带我去琉璃厂买手表。”
谈起买手表的经历,朱立伦说:“不知道是真古董还是假古董,都是同学们帮我杀价。他们说,老师你不要说话,我们来杀价……我们还去过很多景点,门票分两种,我也不知道同学们帮我买的是哪一种,他们就告诉我买的是最便宜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