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娃 发表于 2021-9-29 09:56:23

盐城市全力提升湿地管护修复利用水平

             滩涂湿地日渐长,海陆气候双湿润。盐城市注重“生态立市”,打造“生态新盐城”,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取得出色成绩,在湿地保护与修复以及湿地利用等方面,用最严格、最严密的法规,爱护湿地,保护湿地,宣传湿地,不断完善湿地管护机制,强化湿地保护意识、品牌意识,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盐城市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1处、国际重要湿地2处,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级湿地公园2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市级湿地公园3处,湿地保护小区46处、水源地保护区9处、风景名胜区1处、森林公园3处。盐城市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7.53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61.77%。提升湿地资源保护质量             切实提高管护质量。盐城市开展新洋港、串场河、蟒蛇河河岸环境整治工程,建设小微湿地,在珍禽保护区开展退渔还湿工程,盐城市推进省级、市级湿地公园建设和斗龙港、条子泥生态修复工程等,打造湿地生态护卫工程。出台相关湿地保护条例,以最严格的制度,做好湿地保护卫士。不准在湿地上搞大开发;不准在湿地上围垦占地;不准在湿地上搞任何占地违章建筑。             切实提高水源管理质量。盐城市继续完善湿地保护制度,积极实施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工程。其中,围绕面源污染防控、点源污染防治、节水和综合利用,以及重要湿地水质和水量保障等四个方面进行水资源管理;结合水利河道疏浚工程,重点加强大纵湖、新洋港、通榆河、串场河、蟒蛇河等重要城市湖泊湿地的退田(圩)还湖(湿);建设一批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湿地公园和自然湿地保护小区,将更多的自然湿地纳入保护范围,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落实用水总量红线管理,保证盐城市用水总量均在省控线以下,并推进企业和社区节水技改、废水利用,在农村修渠建坝约2200座,大幅提高灌溉效率。             切实提高保护湿地环境质量。盐城市坚持通过科学手段适度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将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与休闲旅游、文化推广、农业等相融合,特别是在珍禽保护区,定期举办丹顶鹤飞行展、冬季观鸟摄影、“两天一夜”研学营等项目,在大纵湖、九龙口等湿地公园举办生态健康旅游节,吸引大量游客游览;借助湿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和生态养殖,如“大纵湖大闸蟹”“九龙口咸鸭蛋”“射阳大米”“盐田稻大米”等众多地方特色产品远销海内外。另外,滨海湿地芦苇、海产品、航运和风电资源丰富,通过科学利用维持湿地,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完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             完善顶层设计制度。制定《盐城市黄海湿地保护条例》,出台《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意见》《盐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将湿地保护和资金预算写入地方性法规,将湿地保护资金纳入地方性法规,建立湿地补偿制度,严格限制湿地区域开发利用,推进湿地修复、自然岸线修复、生态防护林建设。             完善惩治和震慑违法机制。圩塘养殖既影响水质,又占用湿地。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经常组织人员去周边沿海巡查督察。发现问题,当场纠正,一律拆除。对于非法偷猎行为,从严查处。并坚持做好普法宣传。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时机,开展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公益活动,发放相关资料,汇编保护知识图册,提高社会对湿地生态保护意识。做好湿地保护“生态卫士”,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禁止建设任何设施,禁止破坏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严禁开展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切实做到源头严控,过程严管,违法严罚,筑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高压线。             完善部门协调机制。盐城市各县(市、区)有专职人员负责相关工作,并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之间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严格的奖罚机制。加强湿地资源国际交流合作,连续举办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发出盐城倡议,响起盐城声音。同时,加快构建开放科研平台,共同探索国际湿地保护新路径。成立了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正处级),设立了黄海湿地研究院、黄海湿地文化公司等机构,推行“政产学研”一体运行管理模式。             完善生态补偿条线对接机制。对照相关标准,在补偿范围、修复特点、重要区域等方面,制定盐城市生态补偿条款。拓宽生态补偿渠道,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有序推进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健全巡查督察机制,坚持退“渔”还“湿”,开展“飞鹰行动”“春雷行动”“护蛙行动”“留羊2号、3号行动”“沿海打击非法猎捕”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对发现的违建圩塘坚决拆除,对偷偷安装猎鸟网的全部清缴。有效遏制了破坏湿地等违法行为,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强化湿地资源品牌意识             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对照国际公约要求,筹划构建基于突出普遍价值的品牌内容体系,包括品牌宣传标语、品牌细则和使用指南,包括LOGO、推广材料、使用指南、周边商品等,加速地方品牌与世界遗产品牌的融合和对接;加强做好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升级和运营,推出系列宣传片、公益讲座和生态教育产品,包括“老吴说湿地”“遗产地摄影大赛”“黄海湿地少年营”等,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品牌宣传成果。             拓展申报效能。为了创建国际湿地城市,盐城市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推进落实。目前,盐城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程序,已经通过国家林草局评审,进入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最后的审核阶段。盐城市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教育,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田头、城区周边、海边滩涂、农贸市场、工厂学校等,广泛宣传湿地保护法规知识,增强人们对湿地公园、湿地小区、沿海湿地等保护意识,了解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共同传承建好湿地、保护湿地、爱护湿地的良好协作机制,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保护氛围。             强化宣传意识。为提高全社会对湿地的认识,盐城市长期致力于湿地的科普宣教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时间契机,开展参观、知识竞赛、摄影展等多种形式公益宣传活动;建设全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唯一以珍禽丹顶鹤为主题的专题性、综合性科普教育基地与主题馆;建设世界上保护面积最大、麋鹿野生种群数量最大及麋鹿基因库最大的麋鹿保护区,使其成为国家科研、科普、实验和环教基地;在盐渎公园新建集收藏、科研、展示、教育、宣传为一体的城市公益性湿地主题科普宣教馆,并结合老火车站以及周边河道改造建设湿地公园、湿地博物馆,打造以湿地绿色生态为主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全力做好“世遗”品牌文章,开展网络、微博、微信、网站、户外电子屏等新媒体联动宣传;成立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使其成为江苏省唯一、全国第二家湿地学院,开设普通生物学、遗传学、保护生物学、生态学、野生动植物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湿地保护与管理、自然保护区规划及设计、生态旅游导论等一系列专业课程,为盐城进入“后申遗时代”培育专业化人才。
(来源:盐城市人民政府网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盐城市全力提升湿地管护修复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