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 发表于 2015-5-26 10:51:40

择校的孩子们“逆袭”回乡村


县实验小学京剧特色

四明镇中心小学

    江苏力推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

    崭新的教学楼、平坦的塑胶操场、敞亮的多功能餐厅、各色各样的功能用房,孩子们的笑脸如花绽放。走进射阳县海河小学,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所农村学校。而像这样的校园,全县有数十所。

    2009年以来,在科学论证、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射阳县投入7.59亿元用于校舍标准化建设,全县已改造校舍34万平方米,整体兴建、异地新建学校12所。2015年,除兴建新城区小学、县第三初中外,预计投入7220万元改造校舍4.18万平方米。校安工程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几年来,共计为32所农村学校新建、加固综合楼或教学楼,为21所农村学校新建了宿舍楼,为15所农村学校兴建或改造了食堂餐厅。2012—2014三年间,全县66个教育项目中农村学校54个,占项目总数的81.8%。在如今的射阳乡村,最美的建筑就是校园。

    教育技术装备达标建设让乡村学校发展迈上新台阶。近几年来,射阳投入1个多亿,建成教育城域网、教育教学管理系统、覆盖中小学各科的教育资源库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装备。目前,全县所有学校包括教学点全部接入教育城域网,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均建有电子阅览室、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网络教学辅助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实现了多媒体“班班有”、网络“班班通”,67%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实现操场塑胶化。

    “我们的孩子住在宿舍楼,吃在大餐厅,只要不下雨就可以到操场上运动、玩耍,农村学校跟城里学校相比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现在的农村孩子真幸运!”千秋小学的一位家长说。

    集团化办学:让城乡学校内涵水平得到均衡提升

    射阳集团化办学起步较早。全县先后成立了以三所省级公办实验小学为龙头、镇中心小学和其他县直小学为成员的3个一级集团及以镇中心小学为龙头、村小为成员的20个二级集团。

    集团办学实行“四联四统一”,即资源联合、科研联手、信息联网、品牌联树,事业发展统一规划、教育教学统一安排、教研教改统一运作、教育资源统一共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辐射。“四联四统一”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曾在省市乃至全国产生过较大影响,全国有10多个地区前来射阳考察观摩。目前,射阳教育集团化运作模式已在小学、初中乃至学前教育全面推开。

    在集团化办学基础上,射阳又从学校建设、校长工作、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四个方面,提出了《射阳县小学教育“四个八”目标要求》,这一管理模式被盐城市教育局转发推广。集团化办学的系列做法,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素质化教育:为城乡孩子七彩梦增添翅膀

    每到下午三节课后的大课间活动时间,遍布射阳城乡的数十所校园就会响起欢声笑语,师生们随着优美或振奋的旋律在阳光下运动。

    为了更好地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射阳开展了“1+X”特色大课间活动建设。每所学校,甚至是同一学校的不同年级都有自己的特色项目。一套套各不相同的韵律操、校园舞、武术操、扭秧歌等,都由老师们自编自导。大课间活动时,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校长,大家一起动起来、舞起来,真可谓“阳光大课间,活力满校园”。红旗路小学一位经常做韵律操的老教师说:“每天和学生一起跳半小时,感觉整个人都有精神了。”

    按照“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特点,生生有特长”的思路,射阳实施了“一校一品”工程,全县涌现出大批特色学校。黄沙港中小学的渔港文化、洋马中小学的药香文化、阜余小学的农耕文化、三元小学的“尚农”教育、淮海农场学校的军垦文化及足球运动、县实验小学的京剧进课堂、射阳县小学的武术等等,一个个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办学特色,可谓五彩纷呈。全县共编写富有地域色彩和校本特色的校本教材60多套,县实验小学被评为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为了给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和展示提供平台,射阳每年还举办轰轰烈烈的中小学生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庆“六一”才艺展演、生活课本剧展演、小学生“争创八星、星光灿烂”评选、“1+X”大课间特色活动展评等活动。其中,“八星”的评比与命名已连续开展了4年,全县涌现了大批小小文学星、艺术星、健体星、文明星、学习星、自立星、创造星和进取星。

    人文化关怀:让弱势孩子享受到更多关爱

    2015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射阳县新坍小学的李同学如愿得到了一本《三国演义》。这是射阳“微志愿”对接“微心愿”活动中的一个小例子。为了让广大贫困学生、孤残少年、留守儿童、单亲孩子获得更多关爱,2014年5月起,射阳组织了“心手相牵·雏鹤梦园”活动,近300个孩子圆了自己的“梦想微心愿”。

    射阳是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较多。为了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射阳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了教育局、妇联、团委、关工委、工会、学校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全县所有农村中小学都建成了寄宿制学校,为29339名留守儿童提供较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新坍小学的一位家长说:“孩子住在学校,比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在家带都合适,学习上学校每天安排专门的老师辅导,生活上有生活老师照顾,我们在外打工很安心,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射阳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可以说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曾为教育部关工委提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座谈会现场,连续多年被省表彰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残疾儿童成长获得了更多呵护。2013年,射阳县政府投入1300万元高标准异地兴建了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占地16920平方米,建筑面积6290平方米,设有语言训练室、律动教室、康复训练室、感觉统合训练室、视功能训练室等近20个专用教室,是盐城市唯一融听障、智障、视障教育及康复训练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孩子在这里学习,真是一件幸福的事。”特校的家长们表示。

    城乡学校均衡发展,学生“逆袭”回流

    “前几年,学校上门动员附近的学生,有的家长还不一定送孩子来读书。而现在,出去读书的孩子一个个自己回来了。”临海农场学校的江其荣校长说。

    两年前,该校六年级学生李静鑫的父母毫不犹豫地托人找关系,将女儿安排到邻近一个县城的初级中学读书。2014年,听说施教区临海农场学校的教育教学等各方面都很不错,就为女儿请了一周假,让女儿在临海农场学校随班试读。一周后,李静鑫欣然转回临农学校就读。

    该校五年级学生李成浩,四年级前一直在县城一所民办学校读书。2014年暑期,李成浩与父母一起观摩了临海农场学校的暑期夏令营活动。与同村同龄的孩子们在一起交流玩耍,李成浩很是开心。李成浩的爷爷认为,临农学校的不少孩子,动手能力比孙子强,而成绩也不比孙子差,所以,今年一开学,他们就把孩子转回了临农学校。

    像这样的例子,不只是在临农学校,海通小学、兴桥小学、特庸初中、洋马初中以及三元、阜余等村小,都有从城镇学校转回的学生。近三年,全县农村中小学接纳从城市学校回流的学生200多名。

    射阳县副县长季风表示:“教育均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是百年大计的民心工程。射阳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创建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育均衡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创新思路、优化格局、深化改革,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核心,努力创办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教育。”(新华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择校的孩子们“逆袭”回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