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河水 发表于 2015-12-9 14:58:10

如何应对农民工返乡

  射阳县河海镇三河村的邹其阳,48岁,是仍然在家种田的青壮年农民,也是我们所说的“中坚农民”。他所属的这一代人,可算作第一代农民工,基本上都有从事农业劳动的经历,而且进城目标很明确,就是获取收入,然后回到农村生活。他们的生活世界、意义世界在农村,而城市只是挣钱的处所。
  如果青壮年劳动力没有进城务工经商,他们在农村就一定要有获得收入的机会,典型是在耕种自家承包地以外耕种邻里亲朋的土地,以及从事副业、专业养殖、开农资商店、作经纪人、搞运输,等等。总而言之,要有不比外出务工者低太多的收入。邹其阳留村种田便是如此。

  邹其阳流转了两户邻居、两个兄弟大约20亩承包地,所以共耕种5户、19块、50亩承包地,每年从土地中获得纯收入大约8万元。邹其阳有全套农机,除自家使用以外,也为其他农户提供农机服务,净利润可以达到7万元。这样,邹其阳每年从农业中可以获取10多万元收入,远高于一般进城农民工的收入水平。

  农业有很强的季节性,真正的忙季不到三个月,其中最麻烦的不是播种和收割,而是晒粮食,50亩水稻或小麦一季就有几十吨,晒粮、装袋、搬运都是体力活,比较难。当然,射阳县正在快速推进粮食机器烘干,仅2014年全县就买进130台粮食烘干机。但至少在现在,射阳农村中晒粮还是一个难题。农忙季节以外,邹其阳每年还要到城市打工5―6个月,每年打工收入2万元,田间管理则由老婆负责。

  在射阳县,55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在城市务工经商,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的父母还不算太老,在农业机械化条件下,70岁左右的父母仍可管理大约10亩的承包田,若父母年龄大、身体弱,他们也可在农忙季节返乡处理。另一原因是,这些人的子女正在成长,或在读书要花钱,或要谈婚论嫁,他们不得不为子女准备。

  但如邹其阳所讲,过几年他们都会回来,这个回来的年龄点,在射阳县大概是55岁左右。超过55岁的人在城市的就业机会开始减少,获取收入能力下降,父母也因年龄较大而对从事农业力不从心。这些超过55岁的农民回村种田,农闲时当然还要进城务工,他们变成城乡之间的“两栖人”。若农村中还有其他获利机会,比如专业养殖、运输或生意机会,或者最为普遍的是从兄弟邻居那里流转一定土地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他们就不必再进城务工。

  邹其阳这一代进城的农民工迟早要返回农村,他们现在不到50岁,至少可以种田到70岁。也就是说,未来20年不用担心无人种田,但关键在于有没有田种。若农村中有足够的田可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或有足够的获利机会,那么他们就会越早、越多地回到农村。但事实上,他们在城市无法安居,也回不了农村。

  第二代农民工,也就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很多人中学毕业即进城务工经商,从来没有真正的农业生产经历。“80后”现在才30多岁,在城市的黄金务工时间可能还有10多年,他们完全可能在城市获得体面就业机会,在城市真正安居下来。但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在城市体面安居,部分人可能进城失败,而失败之后还能不能返乡?

  关键是他们能否种田!在当前农业生产条件下,随着机械化和轻简便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生产也越来越简单。现在有一些城市人到农村包地,完全不懂农业也从来没有种过田,却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学会。何况第二代农民工,他们的父母一直在种田,有农业生产工具和场所,学会种田实在不是难事。

  因此,返乡不失为一种次优选择。年龄越大,进城失败的代价就越大,返乡种田安居、养老就越是一种明智选择。在这个意义上,第二代农民工返乡种田是完全可能的,只是他们现在还年轻,还没有到非得做出选择的时候。

  也就是说,即使再过30―40年也不存在无人种田的问题。现在农村中真正的问题在于农民无田可种,田不好种。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应对农民工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