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战疫的大背景下
& Z! A$ o" K$ U& `, } * v6 W8 e7 b4 {9 c6 I
L, Z: K2 W* r# H o* S; h+ [) `
真实案例 案例1 8月8日晚上,曹某在刷抖音时,被冒充某镇党委书记照片的账号私信,对方询问其近期是否顺利,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松懈等,并让曹某添加其工作微信,假借委托上级领导办事需要帮忙为由,损失18万元。 案例2 8月7日中午,冯某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分局的电话,对方称其涉嫌贩卖新冠疫苗,名下财产需做公示,后对方出示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并提供一个案件网址,报警人按照对方提示,将银行卡内余额全部转至对方账户,共计损失10万余元。 案例3 8月4日上午,余某接到自称某军分区医院工作人员的电话,要合作建核酸工作室,让其联系厂家,且给厂家转账4.9万余元,现在对方联系不上,发现被骗。 案例4 7月28日下午,陆某接到自称是某公安局的电话,称其的身份信息泄露参与了散布疫情的谣言,要对账户进行清查,后按照对方的提示操作发现账户上少了40万元。 案例5 7月28日下午,陆某接到自称某APP客服的电话,对方称疫情原因送不到货,要求支付宝退款,编造各种理由让陆某绑定银行卡并进行转账,后损失3.9万余元。 案例6 7月25日中午,冯某接到自称是某公安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其之前办的一张电话卡涉嫌一桩非法买卖新冠疫苗案,让其把所有钱放到中国银行一张卡上,对方还让她下载了APP,经过一番操作发现卡上的4.3万元被骗。
?1 `0 N7 U; E9 x0 P0 H案件分析 作案 时间 无固定作案时间,全天皆有可能。 作案 目标 多选择熟悉网络,经常使用虚拟社交、移动支付等平台软件的人群,其中绝大部分为年轻人。 嫌疑 对象 不法分子熟悉社交软件操作,对手机支付和银行转账的流程十分了解,手段专业,一般为团伙作案,有较强反侦查能力。 作案 规律 不法分子对网络诈骗手段较为熟悉,熟练掌握银行、支付宝、微信等平台的转账流程及管理漏洞;嫌疑人多为团伙作案,有一定的组织架构及分工协作。
* H7 l: a e5 {! c. K警方提示 1、引诱性链接,别点 近期有人冒充疾控中心散发“交费接种新冠疫苗”的短信,其中包含引诱性链接,切勿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密码及手机验证码。 2、社交群交费信息,别急着转4 U4 Y6 Y: l, N. `/ ?
在社交群收到的交费打疫苗信息,在未核实对方身份前,切忌转账。 3、陌生号码来电,别轻信9 \* \9 k- X2 v' P7 D- l% @ w
接到冒充“疫情防控中心”的电话,对方称要你登记个人信息打疫苗,或者以你的手机号涉嫌发布假新冠疫苗的信息为由,要求你前往公安局核查,切勿轻信。 . `- N9 ?. ?& ]( k. H% e+ p
* S# `, e. d1 p7 x: c, i8 o, c;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