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黄海湿地,色彩斑斓,生机勃发。
半个多世纪前,一群热血青年在时代的呼声中,从上海来到盐城,造就了两地情牵一线的特殊纽带。60多年后,这座城市不仅成为老上海人重温记忆的地方,更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上海市民休闲旅游的热门“花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的盐城,正迈向长三角旅游的“新地标”。
2019年7月5日,盐城收获了一块“金字招牌”——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盐城黄海湿地成为全国第14处、长三角中心区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全国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的空白。
6月12日,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在盐城举行,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田学军出席并致辞,他表示:“盐城黄海湿地诠释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统一,展示了中国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此前,盐城协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摄制的8K纪录片《美丽中国说》黄海湿地篇也正式面向海内外播出。
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位于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核心区,今年6月,经过专业观测记录,权威专家认定,与申遗前对比,两年间条子泥湿地鸟类“家族”进一步壮大,新增22个种类,已记录鸟类达410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71种。
7月17日,由盐城市政府承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边会在福州成功举办,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裁兼理事会主席章新胜对盐城保护管理世界遗产所做的不懈努力给予高度赞赏:“盐城黄海湿地成功申遗,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保护自然生态提供了创新典范。”
绿色是盐城最厚重的底色,好生态是盐城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盐城拥有长三角最大的绿肺、最好的空气、最多的珍稀鸟类,黄海的雄浑气魄与星罗棋布的湖荡灵气在这里交相辉映。
透过这生命的绿色、幸福的景致,听到的是盐城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铿锵脚步声,看到的是盐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用严格的制度和严密的法制保护人居环境、自然生境,描绘一幅美得有形态、有韵味、有温度、有质感的宜人画卷。
去年所有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100%;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19位,成为江苏省唯一进入全国前20位的城市;上半年新能源“绿电”发电量增长26.7%,成为长三角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