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
积分17077
回帖11
阅读权限150
主题5352
精华2
日志0
在线时间241 小时
注册时间2013-5-28
最后登录2023-4-30
网站编辑
- 好评
- 87
- 金币
- 10893
- 激情
- 811
- 注册时间
- 2013-5-28
  
|
日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列出了2014年25个“网骂”用词使用情况排名。“网骂”现象,再次引起舆论关注。
- Z' x# O& h* D8 `. ]+ N说起“网骂”,不少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在网络上讨论问题时所遭遇的不文明用语,比在现实中所遭遇的要多得多。更让人诧异的是,不少平日里的谦谦君子,一到了网上,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动辄恶语相向,一言不合便“问候”别人家人,让人瞠目结舌。
Y' m' B- P! x1 y, t/ A现实中的文明人,何以到了网上就“出口成脏”?网上曾流传这样一句名言:“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由于网络发言具有匿名性、自由随意、传播广的特点,使得“网骂”不好追究,再加上法律尚未明确界定“网骂”的定义和制裁办法,网骂者常常有恃无恐。
# h# p4 c& B5 P) g: h2 d: I/ o X有人说,有网络就会有“网骂”,这不足为奇。对于“网骂”,不必大惊小怪。更有人从社会群体性症候的角度分析,认为现代快节奏、高负荷的生活让人容易烦躁,产生歇斯底里情绪,“网骂”实际上是一种情绪的宣泄,骂完了,网骂者就从负面情绪中解脱了。“网骂”,如此说倒有了情绪疏导的作用。3 V5 \5 K5 b1 k. a
其实,且不说网络空间是公共场所,人人都有维护网络空间清朗洁净的责任。即便是对于个人身心健康来说,“网骂”也不是发泄牢骚与不满的“情绪疏导剂”,而是一种病,得治。不负责任地破口大骂,虽图得嘴上的一时爽快,却易滋生冲动、偏执的恶习,演变成不分青红皂白的网络“喷子”。
; y% L$ R4 o" h- y) `
* R: S2 j0 P( Y( M$ x
* e, q c( R: b( v9 Z不久前,在庆安事件引发的舆论场中,网民柴某因捏造事实、造谣中伤新华社记者在报道中“收好处费”而被警方抓获。据柴某自述,其因生活中的一些烦心事,常常利用自媒体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和牢骚。曾四处留言谩骂,后来越骂心理越扭曲,竟然发展到不惜捏造事实来发泄牢骚的地步,终至越过法律底线。可谓由“网骂”而逐步演变成涉嫌刑事犯罪。2 w3 O8 l! m# U9 Q8 ]
中国有句古话叫“君子慎独”,意思是越是道德修养高的人,在独自做难以被人觉察的事情时,越是小心谨慎。如今网络众声喧哗,年轻人容易情绪激动。因而,越是在网络表达缺乏监管的真空地带,越应该注意自己的“言值”,时时告诫自己,不要得了“网骂”病。
' z: o- S& S$ E5 B3 E0 S(原标题:人民日报关注“网骂”现象:这是一种病 得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