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射阳网编辑 于 2021-6-16 10:22 编辑 # w: X- t1 K* [0 [6 M4 L$ F
! s) j& z9 g" V2 Q3 a, i6 j春茧收购均价高达每公斤61.5元 射阳蚕农喜获丰收
: T* x" d+ W T L; } 连日来,春茧收购进入高峰期。在射阳县特庸镇,各大茧站前人头攒动,一筐筐摞起的蚕茧堆成了“小雪山”,成为这个夏日最美的风景线。过秤、记账、抽检、定价、装车、结算,蚕农们忙着从车上卸下自家的蚕茧,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r8 G; S" f$ i2 R4 H+ E
9 U, X, \# g4 w, W/ n蚕茧收购站工作人员正在对蚕茧进行装筐作业 吴贵民摄
2 F% [( n: s6 [* b N7 h3 e
“我养蚕20年了,今年的价格是最高的。我在家养了4张种,光春蚕一季可以收入一万多块呢!”在该镇彭城蚕业专业合作社的蚕茧收购处,红旗七组村民徐祝林,以每公斤62元的价格售出了自己辛苦了一季的蚕茧,心里满是欢喜。 来自安徽六安蚕茧收购员王芹被蚕农“包围”着,她正对蚕茧进行品质鉴定,并根据蚕茧品质,划分等次进行价格估算。“射阳的蚕茧品质非常好,我们在这里收购蚕茧已经有六年了。现在我们每天收购量在5万斤左右。”
) V; t5 p; W' w) Q/ s) d: j
0 `( ~6 l- h+ M: Y8 C& j! w
/ n" |' }, M" _% z1 { {蚕农正在在排队称重蚕茧。吴贵民摄
" a1 u: ]7 o- @: ?
“今年的蚕茧价格真不错!”“你家蚕茧卖多少钱?”“看看我们家这蚕茧质量,价格可不能低哦。”茧站内,蚕农们忙得不亦乐乎。雪白的蚕茧已然成为村民致富的“香饽饽”。 8 Y% N" M( Q; b8 k
蚕桑是射阳县特庸镇一项历史悠久、覆盖面广的传统产业,目前全镇桑园面积3.6万亩,现有养蚕户8000多户,栽桑养蚕成为该镇纯农户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我镇今年春蚕发种4.6万张,数量占全县80%。今年春茧收购均价高达每公斤61.5元,茧价同比出现大幅上扬,春蚕单季养蚕收入能达到每亩4000元左右。”特庸镇农业农村局农艺师王连芳说,往年蚕茧收购价在每公斤40元左右,最高价出现过57.6元,去年全年亩产值不到4500元,今年仅春季就达到了4000元。 . {( |4 w& R8 H9 {
( n+ _# H( g0 F
( C/ ]9 \( @/ b# k
蚕农正在收蚕茧 吴贵民摄 8 Z; v& g4 h4 W( D
在特庸镇红旗村养蚕大户刘其兵的蚕舍里,二十多名工人埋头作业,熟练地从方格簇中取下一颗颗鸽子蛋大小的蚕茧。“我家桑园面积是13.5亩,春蚕我今年养了20张种,根据今年的产量来看,每张种收入在2800元左右,20张种就是近6万元。到下半年,如果行情好,还是这个价格,我们今年每亩收入就能达到1万多元了。我自己也收购蚕茧,收入也不错。同时,我也正常用工,常年能保证15个人就业。”刘其兵自豪地说道。今年60岁的红旗六组村民陈中芳就是打工者中的一位,每年自家蚕茧忙活以后,都会到这里帮忙,一小时15—16元,一天工作十个小时,一年正常工作三个月,年收入可增加1万元。 . ~' ~, D9 n7 q
9 w; \3 B9 ]# ~ m) N2 O
! m* U+ @( [' _* y o
蚕茧收购站工作人员正在对蚕茧进行装筐作业 吴贵民摄
; {2 o! |( N7 R k& y0 g! t
“我们老两口今年都80岁了,养了4张种,今年收入是真不错!真是越干越有劲了。”在特庸镇王村贵波茧站,村民王长高在收到蚕茧款后兴奋不已。一旁,射阳县蚕桑站站长殷安亮正与茧站负责人王贵波交流收购情况。从春茧开秤后,殷安亮就带领县蚕桑技术人员奔赴于各大茧站和农户家中,实地了解情况。 * m0 X- Z+ v- h3 h2 K, v' x) t3 F% ?5 Z
“国际生丝价格上涨,受疫情影响全国蚕桑主产区规模减少,印度疫情加重蚕茧减产较大等原因,推动了今年春蚕茧价大幅上涨。而在整个春蚕养殖过程中,我们县镇村三级农技人员经常深入农户进行现场指导,在遭受强对流天气和后期高温的双重不利因素下,第一时间发布补救措施,确保春蚕单产依然取得超过去年同期的较好业绩,在茧价格上扬利好的帮助下,产值同比还出现了显著增长。”殷安亮说,今年射阳县春蚕共发放蚕种6万张,预计产量2450吨,将实现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43%。 : u5 ~9 c, h* O! P; O
2 \ A4 j4 E2 `9 K/ k通讯员张伟 范媛媛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施广权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 8 V& O( M2 d' i0 T# P%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