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81|回复: 0

[社会万象] 男子为给女儿存学费攀百米绝壁采岩耳

[复制链接]

5352

主题

11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编辑

好评
87
金币
10893
激情
811
注册时间
2013-5-28

活跃会员突出贡献QQ一键登录绑定

发表于 2015-5-12 08: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D489C6A28B2EE72AFF95893D71F114D.jpg * C, _, k+ g; I6 ]( q$ X% [
吴应会的劳动成果8 e. C( C1 P. U
AD489C6A28B2EE72AFF95893D71F114D.jpg   @, h& g' _, q" B
吴应会在悬崖上采摘岩耳
# r, N9 k6 {- M; I4 p AD489C6A28B2EE72AFF95893D71F114D.jpg * j4 R& v# d9 y: w
出门前,吴应会习惯多望家里一眼
8 v6 z! u6 M' p多年以后,吴应会站在两三百米高的绝壁上,或许会想起外乡人绑着安全绳,到绝壁上采摘岩耳那天。在方斗村—城口县一个偏远村庄,一座座垛木房盖在河岸上,太平河水清澈见底,却难以让这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庄富饶。岩耳动辄上千元1公斤,对村里人相当有吸引力。可生长在上百米绝壁上,很少有人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挣这份钱—除了吴应会。今年42岁的他,是村里唯一的岩耳客。
. o% B0 e4 ?$ W" u8 J# O一根绳上讨来的生活 “抱山石比抱老婆还紧”+ d; x8 }# z  Z4 w. }! s
城口县高楠镇方斗村,乘车到县城要一个多小时,与陕西省紫阳县相邻。和大巴山区其他地方一样,当地盛产一种名叫岩耳的食物。每年这个时节,正是岩耳采摘的旺季,在城里,1公斤岩耳能卖到1000多元。
1 a2 p" u9 c6 c; S. _- \采摘岩耳,是刀尖上讨饭吃的营生。村里除了吴应会,没人有这个胆。高楠镇大大小小的山峰绝壁,只要是火镰渣岩(岩耳生长的主要场所),他都到过。吴应会每次出门,带的工具只有绳子、安全带和一个破旧的编织袋,连一个安全钩都没有。出门前,他会习惯性环视一圈屋子,看看十几年前自己一手一脚亲手搭建的垛木屋。妻子龙允翠会默默帮他整理东西,有时也会陪伴他前往附近的绝壁,“总感觉亲眼看着,更安心些。”她说。
! Y% a# E: G7 u7 k( {7 x- \5 r: {: a通往崖顶的路很崎岖。重庆晚报记者跟随吴应会走了走,最窄处只有半块脚掌宽。“抱山石比抱老婆还紧。”他笑称。在家门口一处火镰渣岩,吴应会展示了他的独门绝活。* m8 [: n; K' d+ U0 m
锁定目标,攀爬到崖顶,选择一棵看起来稳固的树干。约十分钟工夫,扎好安全带,系上编织袋,将绳端座圈套在屁股上,慢慢放绳,这时候,一定要将绳子扎牢,否则脚下就是深渊。遇到大小合适的岩耳,甚至需要左摇右荡,横着身子穿行于树丛间。动画片里人猿泰山那一套,老吴几乎都会。运气好,这样一上一下能摘个1公斤以上。去年,他就在镇里的一处绝壁,花了两三天时间,摘了5公斤多。大多数时候,一次摘个半公斤左右,已算收获不小了。6 y9 z* p2 L' }5 X! q
一门不收徒弟的绝活 “就算要学我也不敢教”
1 |5 W/ e4 o5 [9 X; q8 ^( B吴应会选择这一行,是因为9年前曾看到过外乡人采摘。那时,他们两三个一组,来往于各个绝壁之上。村里人都知道岩耳是个好东西,那时能卖上百元1公斤。可谁敢上去摘呢?
. Q0 t+ |5 _! N  G" W, ^) u, o9 G年轻时,吴应会在外打工,查出胃病后,老觉得身体跟不上,就回家务农。可女儿上学需要学费,当时家里一年就能存个两三百元,哪有多的钱?他看到有人采岩耳,于是前去学习,默默记下了别人拴绳子的方式,决定大着胆子试一试。
6 e4 f% x5 ~4 j+ d城口县多山,从小就在山林间打滚的吴应会本以为自己不怕,可还没从崖顶往下荡,他就快晕了。“以前从没这样悬在半空中过。”可作为父亲,吴应会还是慢慢克服了恐惧心理。后来,他慢慢尝到了甜头—摘岩耳虽然危险,可村里没人会,这可是独门绝学。而且,岩耳摘下来,根本不愁销路,一年能挣七八千元。不摘岩耳时,还可以挖重楼、三七等野生中草药。& M( V3 _3 f" w  Z7 q
吴应会说,村里没人提出要学这门营生,可就算是要学,自己也不敢教。如果几天不去摘岩耳,或者惦记起哪里的岩耳还没摘,吴应会就感觉不舒服—怕被其他村里的岩耳客摘了。摘岩耳从老吴不得不从事的养家糊口的行为,变成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5 O* g9 R% x: k+ f+ h8 b
一场与蛇共舞的冒险 “虽然危险,可这就是生活”
8 |. M- k' V4 A1 z9 U/ Z吴应会摘岩耳快10年了,遇到过数次危险,可每次都化险为夷。
( J0 a! E6 K9 {  s) E2011年,他曾在一处200多米的岩壁上发现岩耳。摘完后,他发现绳子被绊住了,在半空中挣扎了半个多小时,才让绳子移动了起来,脱离了危险。, E' s% K& k" t2 F/ M
当地人传说,摘岩耳的人有个习惯:每次下崖前,须焚香化纸敬山神,并根据纸钱燃烧情况来占卜:如果纸钱燃烧正常,说明兆头好,反之,绝对不能进山。岩耳客的经历,颇有些“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意味。就在几年前,附近其他乡镇有岩耳客因绳索断了,坠下100多米高的悬崖,当场身亡。可吴应会一次都没有烧过纸,他相信,小心驶得万年船。
0 }4 T, D0 V6 m' z( ~6 @& F1 R当地老人说,在山崖间有一种名叫飞虎的动物,似鸟非鸟,喜欢剪断进山人的绳索,让人当场殒命。不过,也许是吴应会运气好,他从没遇到过。
2 ?2 ^8 g9 g8 x5 o' l虽然没遇到飞虎,可蛇倒是遇到过不少。岩耳喜欢生长在山区阴凉处,而这恰恰是蛇喜欢呆的地方,据说石缝间还有蛇穴。好几次,他拉好绳索往下荡,发现在岩壁之间,盘成一团花花绿绿的蛇,正吐着信子,向他做出攻击状。吴应会说,野外最怕遇到的就是这东西,一旦被毒蛇咬伤,可能直接掉下去。4 J3 ~9 B( l. D8 L

7 \. s0 w: x2 S5 M1 G0 G
6 [" `9 U2 {; _4 i" }' _4 m6 G+ }* a4 }他的妻子龙允翠今年40岁,和老吴育有3个孩子。龙允翠坦言,自己并不希望丈夫这么拼命。“虽然危险,可这就是生活。”她说。% a- {  |+ u& }$ K7 c6 V
认识岩耳
' a9 x6 ?& d" C& a) L  \& i岩耳是一种地衣植物门植物,因其形似耳,生长在悬崖峭壁阴湿石缝中而得名,体扁平,呈不规则圆形,上面褐色,背面黑色绒毛。岩耳含有高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山珍。据《本草纲目》记载,岩耳有明目益精之效。因营养价值高,加之采摘极为艰难,岩耳极为珍贵。( a7 x" k9 I# E* G9 [
城口岩耳,成熟周期比普通岩耳长一年,达到3~4年。而生长在火镰渣岩上的岩耳,卖价最高,食客口碑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射阳网 ( 苏ICP备15007855号 )

GMT+8, 2025-7-11 07:38 , Processed in 0.11191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