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说:
“如果把家庭比作一台复印机,把父母比作原件的话,那孩子就是复印件。”
父母的言行,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如果孩子专注力差、不自律,父母就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得不足。
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世界。
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孩子至关重要。
干净整洁的家庭,能给孩子带来积极的能量;凌乱不堪的家庭,则无法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
家庭生活,不仅浸染着孩子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也潜藏着孩子的未来。
昨天,去邻居一位妈妈家做客。一进门,就看到她和孩子在争吵。
原来,孩子的数学书不见了。妈妈忍不住怒气冲冲:
孩子低着头,很委屈。妈妈继续唠叨,说孩子的专注力太差,练习题虽然摊开着,思维却不知道跑到了哪里。一会吃零食一会喝水。
孩子忍不住顶嘴道:
“我昨天看到书在桌子上,肯定是你拿走了,你总是把家里弄得乱糟糟。”
听到孩子的话,我不禁看了眼客厅。地板上扔着吃剩的零食袋、茶几上倒着饮料瓶、沙发上的脏衣服堆成了小山、玄关处的鞋子东一只西一只。
凌乱的环境,严重损害了孩子的专注力。
那些四散的玩具、书籍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养成一会看看这个,一会玩玩那个的习惯,不利于他们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荀子》说:“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意思是说,居住要选择风俗美好的地方,出游要结交贤德的人。
可见,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到轻松,而杂乱的家庭环境则容易让孩子烦躁。
脏乱且没有秩序感的环境还会让人心情烦闷、头脑混乱,遇事无法沉心静气。脾气也变得暴躁,矛盾也会增多。
而干净整齐的房间,不仅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安静的氛围。也让他们体会到了精神上的舒适和安宁,这个时候他们的大脑更清晰、条理更清楚。
孩子只有心情平和、思绪平静时,才能做到专心致志。
凌乱的家庭养不出专注的孩子。为人父母要以身作则,把家里收拾干净,孩子才会感觉到舒适安定,才能方便注意力的集中和培养。
02
心理学家塞德兹说:
自律的孩子得益于父母的培养,它需要父母端正和完善自己的生活,给孩子树立榜样。同事10岁的孩子,喜欢睡懒觉,上课总是迟到。学习不积极,玩起游戏却不亦乐乎。
有意思的是,同事的工作状态也不尽如人意。办公桌上乱七八糟,工作时间玩手机。而且上班总迟到,早该完成的工作进度一拖再拖,最后只能潦草收尾。
他常常一边责怪孩子,邋遢、懒惰、不爱学习。一边抱怨家里凌乱,到处都丢着脏衣服、吃剩的泡面甚至都发了霉。
家庭环境一团糟,孩子怎么能不受影响。
父母吃完东西,包装袋随手一扔,躺在沙发上刷手机。孩子自然也有样学样,电视的声音整耳欲聋,书本却四散在各地。
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态度就越来越敷衍,精神状态也越来越散漫颓废。
贪图舒适是人的本性,孩子也不例外。毕竟,学习不如游戏轻松自在。
何况,若习惯了游戏和电视剧带来的低层次快乐后,自律的生活习惯就会变得难上加难。
孩子的行为是父母的映射。没有规划、颓废、散漫的父母,养不出自律的孩子。
当父母贪图享乐、不再自我成长时,很难带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孩子也缺乏努力向上的动力。
华伦·巴菲特说:
“在小事上都没办法管理自己的人,遇到大事情的时候,很可能也管不住自己。”
自律的好习惯不是天生的,它需要父母给予正面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唯有父母以身作则,约束自己的行为,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律。孩子才会在耳濡目染中变得积极、正向。
03
哈佛商学院曾在研究中发现:
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人,往往把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而事业、家庭皆不顺的人,通常会把家里弄得凌乱肮脏。
其实,干净的外表和有序洁净的生活环境,折射出的是人的生活态度。表弟小陈的家庭教育一直以来是我们的榜样,我们曾问过他有什么教育秘方。他说无非就是在生活上对孩子“无微不至”。
直到有次,小陈生日。我们去过他家后就懂了,原来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
小陈的家里窗明几净,地板纤尘不染,摆设坦然有序,连空气中都是清新的味道,让人感到安全与惬意。
他的女儿正端坐在书桌前写作业,书架上的书摆得整整齐齐。
小陈说,他们平时很注意房间的整洁,也从小要求女儿养成起床后要把被子叠好、用过的东西要物归原处、书籍要摆放整齐等好的生活习惯。
他们夫妻也很少看电视、玩游戏,大多时候都会看书和学习。在小陈夫妻耳濡目染的教导下,女儿很优秀,乖巧懂事,成绩也常年保持着年级前三。
所谓“无微不至”的教育,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躬身示范。
有出息的孩子,从来不是天生的。它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离不开父母的培养。
父母戒掉无效的玩乐,拿起书本,孩子自然也乐意从学习中找乐趣。
父母积极勤劳,让家里井然有序,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自然也井井有条。
因为,营造一种舒适的生活环境,不仅心情会愉悦,更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观。
如果父母只是口头上教育孩子要努力,行为上却背道而驰。孩子就会感到一种拉扯感,也会失去了对好坏的正确判断。
当父母言行一致,懂得以身作则时,孩子才能感受到“努力”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指引,它能让人变得更加优秀。
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给孩子做榜样,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滋养,言行上的影响。
营造干净整洁的家,舒适的氛围,这种整齐有序的环境会给予孩子正向的能量支撑。
孩子只有学会了要求自己,明白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保持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04
孩子的教育,依靠父母的人生功底。父母自律,才能带动和影响孩子。
首先,父母要学会断舍离,比如清减家里的物品,丢掉那些没有意义的东西。可以全家一起给家里来次大扫除,增进感情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整理过程中,看看有没有下列物品,有的话记得及时清理。
比如:
旧的柜子、缺了角的桌子。
过期的食品,冰箱冷冻室里放置太久的食物。
旧手机、旧电池、旧电脑、时间久远到泛黄的小票。
破了洞的袜子、旧得发黄的衣服、穿不下的衣服。
孩子小时候的学步车、小玩具、旧书包。
那些阻碍前行的,不会再用到的,统统都清除掉。从家里每个角落开始,做到轻松自如,让家的氛围更美好。
其次,父母以身作则,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那么,父母究竟该怎样做呢?可以从以下3点着手:
1.放下手机,培养孩子的积极主动
休息时,不要慵懒地窝在沙发上。可以做做家务,把地板拖干净,东西摆放整齐。
家居环境整洁,才不会干扰到孩子。还能给人来视觉上的享受,心灵上的喜悦。
孩子也会因此养成爱干净、爱收拾的好品质。
还要控制玩手机的时间,带领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上进。在这个过程中,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会收获到更好的自己。
2.好好说话,培养孩子的礼貌修养
当孩子做得不够好时,不要大声呵斥。失控大吼,只是在发泄你的不满情绪。这样不仅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还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言辞温和,循循善诱,才能让孩子信任你,才能虚心接受你的批评建议并加以改正。孩子也能温和有礼地对待这个世界。
3.懂得规划,培养孩子的自律。
做事情有条理,家里的物品分类。这样不仅能让房间看起来整洁,还可以节省掉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比如:每当要翻找东西时,总是因为东西太多、太乱而找不到。着急忙慌一顿乱翻,不仅弄得家里更乱,也打乱了我们做事的节奏。
倘若你养成好的习惯,孩子就会看在眼里。他会心领神会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娱乐,整理好自己书籍和玩具。
有目标不忙,有原则不乱。劳逸结合,更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李玫瑾教授说:
“12岁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孩子有没有成材,就要看这个阶段有没有教到位。”
孩子还小,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应该给予正确的教育。从打扫家庭开始,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给予孩子一个温馨、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积极、温和。孩子心情好了,学习自然更投入。
古人说,孟母三迁,近朱者赤。
良好的环境,整理好房间,是你用心和爱的体现,孩子感受得到。
你对孩子的耐心和细心,还会形成孩子的性格底色。让他们做事更专注,做人更优秀。
毕竟,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每一个脱颖而出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