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57|回复: 0

[社会万象] 上海毒贩为躲扫毒玩"暗战" 上网以卖肉为名贩毒

[复制链接]

5352

主题

11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编辑

好评
87
金币
10893
激情
811
注册时间
2013-5-28

活跃会员突出贡献QQ一键登录绑定

发表于 2015-7-18 22: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肉要吗?一个70块。”在不少QQ群中这样的广告随处可见,不过,这里卖的“肉”其实是毒品。
1 D& X  l  E% a. j' }3 J近年来,网上涉毒违法犯罪活动高发,手法更加隐秘。为此,上海公安机关开展了互联网扫毒专项行动,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725起,其中涉及互联网涉毒案件546起,占比75.3%,远超历年同比;缴获各类毒品131.04公斤,涉及互联网缴毒39.44公斤。3 E# k9 C0 X/ f, ~% e
通过QQ组建零包贩毒网
' f! ?) w7 r! ^7 o! ~- n& D; r/ e去年11月初,黄浦公安分局豫园派出所民警抓获多名吸毒人员。民警在讯问时发现,这些吸毒人员几乎都加入了一些涉毒QQ群,这些 QQ 群名称大多包含了“肉”、“冰”等关键词——“此肉非彼肉”、“好猪肉溜到嗨”、“冰是睡着的水”……不知道的以为这样的群卖的是食品,但在吸毒人员眼中,“肉”、“冰”代表着冰毒或是辅助添加剂。
2 x- V- n2 w' ~1 U+ G+ C: l黄浦公安分局网安支队进一步侦查发现,网上此类QQ群非常普遍,并组成了松散型零包贩毒网。“这样的群并不是随意可进入。申请加入群需要首先加群主或管理员,通过私聊、视频方式,确认加入者为‘同道中人’,有时候还需要视频直播溜冰过程证明自己是吸毒者。”黄浦分局网安支队副支队长陈警官介绍:“群主一般都是贩毒人员,通过QQ这个渠道把毒品散发出去。”; b! M! u/ {: K7 V* C+ [) `
淘宝开店卖涉毒辅料
$ l! q& o& k9 Z/ w( N1 B警方进一步发现,在多个涉毒QQ群内,都会有一个网名为“肉辅料出售私聊”的网友,并在群内发送了一个淘宝链接卖“肉”和“辅料”。侦查员进入该淘宝店,发现尽管陈列商品似乎是大米等食品及各色颗粒状添加剂,但经仔细辨别图片,发现这些东西其实是冰毒颗粒和相关化合物添加剂。“这种化合物用行话说就是‘辅料’,学名叫二甲基砜。如果添加在毒品里卖给贩毒人员,‘拆家’可以通过增重获利。如果卖给吸毒人员可以稀释毒品。”/ j$ N- {+ [* E& i; K) ?  {% F" h0 g
在该淘宝店内,这样的违禁化学品被明码标价,10克售价75元。经查,从今年3月至5月,该店累计销售“辅料”280多笔。( b8 u+ Q# L8 r! h7 I+ l, a
6月14日,该网店实际经营人郑某在江苏盐城被抓获,民警当场搜出数包白色晶体。据悉,郑某2年前曾因制造毒品被盐城当地公安机关查处。
. B) |; K2 v0 O1 W/ l3 {郑某交代,起初开设网店卖涉毒辅料几乎无人问津,自从在QQ 群发布链接后,懂的人就会来找他。“我有一百多个QQ群,我基本在群内‘潜水’,只发布网址等买家上门,然后利用和朋友合伙开的快递公司,将冰毒和各种辅料掺杂在衣物中快递给各地买家。”; m1 d' `" ]* k/ c) t  l
水烟壶牵出毒品大案$ e8 b7 w" D3 [+ r
金山公安在专项行动中,发现一个以卖打火机、水烟壶为名,实则贩卖冰壶的网店。而该网店一个月的交易量高达千余笔。
  L( H) Z. ~! Q0 w# F: f/ D今年3月,金山分局网安支队民警在网上巡查时,发现一网名为“水烟壶大全”的QQ号有贩卖冰壶的嫌疑。该用户利用其开设的网店以合法的烟具、水壶、打火机为掩护,用QQ等聊天工具谈定价格及冰壶种类后,利用代拍其他链接的方式,最终将吸毒工具卖给购买人员。网店展示的图片都是各种玻璃器皿,但造型与冰壶十分相似,售价从几十元至二三百元不等。今年2月至5月,该店交易1379笔冰壶,其中涉及外省市1373笔。" U) x" [: a: J2 s- ~
5月18日,警方将涉毒嫌疑人吴某宏(男,38,台湾人)抓获,经尿检吴某宏甲基苯丙胺呈阳性。6月10日,专案组先后将该网店涉及全国29个省市、570余人的涉案信息转发至全国各个省份,相关地区的公安部门随即开展联合行动。至6月30日,全国公安机关共抓获涉毒人员87人(在外地抓获29名)。- z1 z- W! v" Q+ b0 b  F
“过去使用的冰壶非常简易,一个塑料瓶加上两根管子就可以做成便携式冰壶。”民警介绍,此次查获的冰壶做工考究,“以玻璃、琉璃材质为主,有些还有电加热功能,配有点烟器等,就像是工艺品,还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制。而这些冰壶售价也不菲,从几十元到二三百元不等。”
' T9 v4 z2 i$ N1 w9 K# A# J[新闻链接], }, R4 V* R& n  ~9 p9 a
3 ]  z2 N5 I7 h) i7 l6 \$ \9 L
“互联网+”让吸贩毒行为更隐蔽
$ `+ `. z# f& c! ]5 ^6 S! y* A自今年4月1日开始,上海市公安局按照公安部禁毒局统一部署,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互联网扫毒专项行动。共破获互联网涉毒案件546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799人(其中涉及互联网涉毒人员600名),查获互联网吸毒人员712名。警方发现,此次查获的绝大多数“瘾君子”都是未曾被公安机关处理过的。- |7 B! m8 d. B
国家禁毒委副主任兼国家禁毒办主任刘跃进曾通报,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估计实际人数超过1400万名。
, ^1 V: I+ `0 Q6 }6 P“在互联网+的名义下,大部分吸毒人员‘隐姓埋名’。对他们来说,在QQ群内吸贩毒,隐蔽性高也更安全,他们平时通过互联网购买毒品和工具,一般不会去人多或者娱乐场所吸毒,更多的是在家吸食。再加上这类人通常都有较高学历、不菲收入和光鲜职业,隐藏得较深,通常没有被公安机关处理过。”市局缉毒处副处长童铭介绍,接下来,公安机关将会加大对“隐形”吸毒人群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市公安局缉毒处会同市局网安总队也将根据“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缉毒与网安专业部门24小时协同作战的工作新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射阳网 ( 苏ICP备15007855号 )

GMT+8, 2025-4-28 06:44 , Processed in 0.08205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