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195|回复: 0

[社会万象] 广东女医生被砍伤引60万医生实名声援

[复制链接]

5352

主题

11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编辑

好评
87
金币
10893
激情
811
注册时间
2013-5-28

活跃会员突出贡献QQ一键登录绑定

发表于 2015-7-19 23: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网事·锐话题)广东女医生被砍伤引60万医生实名声援+ Y/ ~# S, t% P# E0 T# n1 p
“零容忍”如何不再停留在口号上& E5 E6 g- E, m+ |2 S- C0 K
新华网广州7月19日电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欧丽志医生在查房时遭患者砍成重伤,不断发生的伤医事件再次引起社会关注。截至18日,由网友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发起“百万医务工作者联合签名:坚决抵制一切暴力行为”行动,已有超过60万名医师实名声援。
% |' \7 Z  T& Z; I, I: O8 B5 f9 m* j事实上,这只是近期各地频发的暴力伤医事件中的一起。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6月,全国就发生10起以上伤医案件,这些恶性事件不仅冲破了道德底线,也已经严重威胁了社会公共利益。人们在感到痛心和愤怒的同时,对暴力伤医“零容忍”如何进一步得到落实也更加关注。9 i# _$ @' m2 S7 ?6 B8 s
医生被砍伤 广东紧急要求各地医院配齐警务室
. o+ [4 M! Z) E惠州龙门警方的最新通报还原了“7·15”龙门县人民医院女医生遇袭案的全过程。据犯罪嫌疑人廖某林供述,当天上午9时许,他由于头痛难忍,来到龙门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找到之前为其看过病的医生欧丽志,当时这位女医生正在住院部医生办公室写医嘱。欧丽志提醒廖某林要按规定到门诊部看病。见此情况,廖某林认为欧某有推搪之意,加上认为自己的头痛是欧丽志前年所开药物副作用较大所致,于是“越想越气”,遂从随身携带的挂包内拿出菜刀追砍欧丽志并将其右手掌、左手臂砍伤。警方通报同时表示,经调查,廖某林的家属也反映廖某林经常头痛,且有自杀倾向。目前廖某林已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龙门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 `% D1 U& P, V: Z, V连日来,这起暴力伤医事件在广东乃至全国引发强烈反响。16日开始,广州多家医院发起为受伤女医生祈福、加油行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发出公开声明予以严厉声讨,医院全体员工自发为受伤医生捐款。17日,无数的转发与大量的祝福,在全国医疗界人士的朋友圈里“刷屏”,许多医务人员再次发起“百万医务工作者联合签名:坚决抵制一切暴力行为”行动,截至18日,已有超过60万名医师签名。
* `3 @* C& U" E8 N/ U- T针对这起暴力事件,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7日晚间紧急发出《关于进一步防范暴力伤医事件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医疗机构协同当地公安部门设立警务室或(和)警车,所有医疗场所要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和报警装置,要建立中心监控室,24小时全方位、实时监控。配齐安保人员,提高防恐防爆能力。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全员行动,一旦发现情绪异常人员立即报警、迅速隔离、就地制服。
, L+ }" T1 ?, I$ B0 h暴力伤医已严重伤害社会公共利益
1 x" Q' r, u1 l  B“我们的忧心和愤怒在于 暴力伤医 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仅今年6月,全国就连发12起伤医案件。医疗卫生事业关乎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医务人员频频遭遇暴力伤害,不仅使医务人员的身心受伤,更破坏了整个医疗行业的正常运行,最终必将伤及全社会的就医环境,长此下去,社会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回顾欧丽志被伤害事件,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会长田武汉忧心忡忡。0 R/ Q. Z) B' L; H2 L4 z
近日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2014年59.79%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语言暴力,13.07%受到过身体上的伤害,医师普遍感到执业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间,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共同开展了“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躯体受到攻击、造成明显损伤事件的次数逐年增加,发生医院的比例从2008年的47.7%升至2012年的63.7%。
: q4 a# O7 {7 ?& |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党委书记苗伟认为,医患纠纷乃至暴力伤医原因有四,一是医疗体制的改革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患者自付的医疗费用高、部分医院存在过度医疗使得患者“钱没少花、病却未必能治好”,加剧了医患矛盾。二是执法缺位。在多起暴力伤医事件中,执法部门出于同情病者、社会维稳、适用法律条款不够明晰等多方面考虑并未强力介入,导致伤医行为未能得到及时有力地阻止。三是医生的“专业主义素质”如人文素养等有待加强。在医疗技术以外的谈话技巧、医学伦理以及是否能为患者提供最省钱的治病方案都是专业素质的体现。四是公民的就医观尤其是对疾病发展乃至死亡的看法有待进步,大众医学知识普及有待加强。例如小孩常见的发烧,经常出现“家属很紧张,责怪医生太淡定”等“医怒”现象。
6 \* ^- N5 z/ y“这些原因累积叠加,使得暴力伤医事件频发,但即便个别医生存在技术缺陷或道德瑕疵,医生这个群体也不应被随意伤害或侮辱。现在越来越多的考生不愿意报考医学院,越来越多的医科学生毕业后纷纷转行,这些代价最后都会由全社会来承担。”一位行医30余年的神经内科教授感叹。% u+ E+ W- |9 u! e$ z
“零容忍”不能只靠加强安保; \( U: h8 B3 h4 I% ]
近日一篇题为《伤医事件的三级预防》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多次转发,内容是教医生如何既看病又“看人”:“看病,要学会看病人的 人 。特别要注意观察患方有无精神心理障碍、有无对诊治的过高预期。要多给患者安慰,多与患方沟通。”
, _( V: @% t/ k; _$ L$ e“读起来既受益也有些心酸。”这是不少医护人员透露给记者的“读后感”。在很多医护人员看来,杜绝暴力伤医不仅要靠医生自我素养的提升,更要靠对暴力行为的依法制裁和打击。
. _$ u/ O5 K' G% S  t+ v; }9 H事实上,我国已对暴力伤医做出了明确规定。2013年实施的《广东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明确,对于侮辱、威胁、恐吓、谩骂、殴打医务人员,故意伤害医务人员等行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13年10月,浙江温岭3名医生被持刀男子捅伤,致其中1人死亡后,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要始终坚持“零容忍”,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医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侵害医务人员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K4 O; V+ H* }1 w0 [, i2 C
然而,广州市医师协会副会长谭光强等医护界人士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严格执行这些规定。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现实的医疗纠纷处置中,因维稳需要,存在一些不需要医院赔的也赔了,这助长了个别患者家属无理取闹的心态。
6 B- Q9 z4 q" d" l! H( b  @- b& G% d

' c5 C9 y5 i8 E& q# W5 S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认为,“提升安保措施是治标,不治本。在治标方面,对于患者行凶行暴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也能增强医护人员的心理。但是归根结底, 堵 不如 疏 ,最终还是要通过医改,解决治本的问题。随着伤医事件越来越频繁,反过来说明医改还是不能令老百姓满意。”$ C6 x( w% K: L0 Y2 s
苗伟建议,在提高社会的法治意识之外,可借鉴国际经验,类似交强险一样,推出患者就医的“医强险”,针对医疗纠纷中的“医学意外”(例如麻醉意外)、“医疗缺陷”(不可抗力、非医疗事故)对患者进行合理赔偿。
8 l. ?( n, L$ l; g( C(原标题:广东女医生被砍伤引60万医生实名声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射阳网 ( 苏ICP备15007855号 )

GMT+8, 2025-4-28 03:18 , Processed in 0.07688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