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737|回复: 0

[射阳城事] 射阳新坍:致富路上“手搀手”

[复制链接]

28

主题

19

回帖

209

积分

小学五年级

好评
45
金币
112
激情
50
注册时间
2013-8-14
发表于 2015-12-15 09: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6日,射阳县新坍镇新坍子居委会农民吴连才家的连栋大棚里,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10多位农民正紧张有序地忙着,有的在测量面积,有的在拉校准线,有的在拖钢架,有的在挖地基,有的在准备薄膜……那默契劲儿,让人以为他们是一家人。2 x, e( u; N" u/ W: O# ~

2 \" Q  e9 @  p9 _. {        “他们都是我的邻居,今天轮到我家干‘大棚活’,大伙儿就全过来帮忙了,这是我们‘富民互助组’的传统。”吴连才一边搬运着一摞钢架,一边告诉记者,“我家共有2座大棚,活儿够忙的,可我家人手少,我年纪又大了。时令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如果不是大家来帮忙,我这把骨头就算累散了架也赶不上农时。”“我们采取的是‘整体移动,各个歼灭’的战术,从这片地的东边往西边挨着数,轮到哪家播种,互助组成员就一起‘上场’。”一旁正在料理薄膜的专业户严为红接过话头,“这样干活不但气氛活跃,而且效率高,比单家单户干好多了。”2 G. q$ r) d: ~4 @+ s" e

- o% v, B* A: r; q$ l$ {        “大家能聚到一起并且拧成一股绳,多亏了我们的居委会书记倪庆东出的点子。”听说记者打听“富民互助组”的来历,大伙儿纷纷竖起大拇指。. M, N; r9 L- U" q4 J* d& Q: @
3 n2 y8 M0 |; E2 h) b( b/ N1 x7 ]/ n
        “这片地上有10户大棚蔬菜专业户,最多的一户有6座大棚,仅靠各家各户的力量完成农活非常吃力,而请短工每天要花150元的工钱,也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况且还不一定请到人。”担任劳动现场“总指挥”的倪庆东抹着脑门上的汗水向记者介绍,“我经过一番思索,想到了利用互助这种方式解决难题。于是,动员、组织10户成立了‘富民互助组’,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因人手少而耽误农时的现象彻底绝迹了。”
1 L  b, ]0 y, z! O. C2 `& Q+ ~3 \" w# x0 j" `
        “有了村居干部出点子,大伙儿的心就聚起来了。”种植户张道广感慨道,“我们会在互助之路上一直走下去!”(盐阜网 记者 杨向东)
9 A2 L8 A  Y: K4 W! o  q: q3 R* |- u) L. a! ?. t6 m0 g3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射阳网 ( 苏ICP备15007855号 )

GMT+8, 2025-4-28 11:08 , Processed in 0.0705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