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四代单传80岁中医苦寻传人
吴越东展示吴氏支宗画像,讲述自家从医的故事
吴家祖上传下来的手抄本《温病条辨》
吴越东带来的各种医书,包括影印版的《本草纲目》
“我今年80岁了,祖上四代从医,现在却没有传人,一手好医术如何传承下去?”8月7日,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全市中医药资源调研小组来到射阳,当地老中医吴越东匆匆赶到,说出了自己的烦恼。
为了说明自己的处境,吴越东带来了一只大箱子和一幅长长的卷轴。箱子里放的是吴家四代行医留下的珍贵资料,其中一本翻烂了的手抄本《温病条辩》尤为显眼,一手毛笔字犹如印刷出来一般工整。
长长的卷轴打开,是一幅吴氏支宗懋昭公及夫人的人物像。吴越东介绍说,听父亲讲,祖上懋昭公曾在咸丰年间出任太学士,退隐后在苏州城内开当铺。由于经营不善,到了懋昭公孙子一代家道中落,流落到扬州高邮一带坐馆教书,偶尔开方拿药悬壶济世。那本《温病条辩》就是懋昭公孙子手抄的。继而时局再乱,到了吴越东祖父这一辈,就流落到射阳,以行医为生。
“小时候,我父亲就逼着我每天背一小段,理不理解以后再说,先背下来”,吴越东说,吴氏一门医术传承有规矩: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只传嫡长房。吴越东是家里老大,因此医术传给了他。
吴越东育有四男一女,但儿女参加工作时都是国家分配,没有人系统地学习他的医术。吴越东有一个孙子,但他认为“孙子目前文化程度还不高,尚不适合传授”,“医术学不好,不是救人,是害人。”而现在,为了传承,老规矩要打破了。
“我祖上传下来的医术,是相当好的,你们可以问问我的患者。”吴越东说。
盐城晚报记者随后联系了两位吴越东医治的病患。射阳县夕阳红艺术研究会会长董锦玉告诉记者,他曾经患有肺气肿,情况相当严重,住院治疗四十多天,情况未见明显好转,睡觉都困难。“到了吴老先生那儿,第一剂药服下去,当晚就睡安生了,现在恢复得非常好。”
盐城人民公园的退休职工李萍也告诉记者,她曾经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按照西医的说法,得终生服药。但经吴越东的治疗后,服中药调理了一段时间,现在病状全消,只是偶尔拿点药调理一下。
对于吴越东没有传人的情况,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负责人徐于斌表示,将尽可能帮助他寻找合适的传人。徐于斌说,近年来,国外对中医的认识和重视日益加深,而国内中医行当却面临各种压力。中医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如何保护、继承、发扬,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对全市中医药资源的调研活动,就是希望借此能摸清我市中医面临的种种情况,为政府保护中医药资源的工作建言谋策。(转自 盐城晚报)
页:
[1]